close

001  

 大家都稱呼我趨勢專家,但是其實因為某種緣故與內在的種種變化,使我的專長並不是趨勢,而是過去。我是一個過去很多、未來很少的人,因此今天的題目我想從過去的經驗來出發,對照到現在。

我成長的環境是一個學習資源很少的山區鄉下,夾雜其他的歷史因素下,我小時候能夠接觸到書本的機會很少,但我很想讀。慢慢經歷不同階段,我對書的渴求依然沒變,但好在接觸到書籍的管道慢慢有所增加。每個小孩成長過程都可能有很多面相與眾多可能性撞擊。對於我來說,在閱讀上的饑渴,開啟了我人生新的演化,也可以說逐漸成為我人生的重要基調。

畢業後我找的工作就是一個可以付錢請我看書的出版社。但即使如此,我還是覺得書籍來源不夠充足。因此,除了盜版街等管道外,我開啟了定期的國外的買書旅行,大量大量的買,希望能買到台灣沒有的書。也因此在海關那邊遇到許多麻煩,等到了最後一次作為讀書人與讀書檢查者之間的衝突到達頂點後,基本上台灣就自由了;九零年代,帶書進來台灣已經不成問題。但對於每次出國買書對我還是很困擾,於是我到書店開始詢問郵購的可能性,請他們報價(含郵)再郵寄給我,但這樣一來以往大概都需要經過四、五個月。

1995年10月,我第一次在Amazon(亞馬遜網路書店)買書,挑完了後幾秒鐘已經顯示收到訂單,然後第二天就收到電郵說已經郵寄出去。此時的我想到經歷過幾十年的買書波折,還有因為讀書跟體制的無止盡衝撞,當下真的是感到熱淚盈框,也感覺到人生開始面臨重大的變化。

我說這些其實只是想表示,每一個時代都有各種學習者,每個人的興趣都是透過不同的管道,我的管道是讀書,這樣管道沒有比較高明,但是過程中帶給我相當大的滿足與快樂,也耗費了許多力氣。這些讓我在未來時代可以適應的能力,也是經歷巨大的代價與時間。

再舉一例。我曾在一場演講裡面提到,有一個英文字將近二十年才融會貫通,這個字是「Lute」。一開始念莎士比亞劇本裡面發現此字,我查了字典,上面寫說這是「魯特琴─中古世紀歐洲一種樂器」,以為懂了,也以為瞭解。但是後來經由「視覺字典」見其形象、繼而又在多媒體電腦裡面真正聽到此樂器的聲調,才發現早已聽聞過。因此,字義、形體、聲調,花了我將近二十年的學習,才真正組合在我的腦海裡。但是,現在的小孩把它丟到Google裡,如果跳出一段YouTube,他只要花一秒鐘就穿越了我二十年的學習。

如果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這個社會的上網設備確實是物美價廉,且在這個世代使用網路的方式已經不只是待在桌前電腦。且如果把網路視為基本人權,我們就應該想方設法讓大部分的人都能汲取,讓他們花最少的錢就能使用,少部分沒有辦法獲得的,也應透過社會救助的方式來幫助他們;並且確保載具的普及可以不會因為貧富差距而有所差別。比方說非洲曾經想要被實行的百元電腦計畫,就是基於這個企圖。

Part2Part3Part4

arrow
arrow

    Hyperconverg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