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122602

科技無遠弗屆

我想先從機會開始講起,把趨勢留給詹董事長。早上大家都談到家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也十分同意。我想舉我們家庭的例子,我們家三代都出國唸書,我的父親是受惠於科技最深的人。一開始他要求我們每周寫信,總是一個月之後才能收到回信。後來他發現有一種機器叫做傳真機,無需再等候一個月,當時他還因為這個發現感到十分的開心。

來我們第三代到國外時,他們先是使用email後來又有SKYPE,經常都大叫說:「阿公過來看」。他更感覺不可思議,慢慢適應了之後,又出現iPhone可以立即對話(編按:facetime)SKYPE還需要固定在PC前面,有了iPhone就不用受空間限制;這期間便是一種機會,他今年九十歲,走過了一整段有了科技享受親情更快樂的歲月。我的母親八十多歲,他也一樣因為科技想要激發她使用注音符號的學習慾望,我們問他說妳學習注音符號要做什麼,她說雖然iPhone可以立即對話,但是我想要用注音符號來跟他們寫信。之後我猜他們可能會拿著iPad玩遊戲,因此科技真的帶來很多機會,端看大家怎麼使用。


科技可以縮短數位落差

早上三位與談人都提到,家庭對親子數位環境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我本身的背景,看了許多跟教育有關的研究,都說學業成就,經常都跟家庭因素綁在一起。父母親的教育程度、社經背景,及他們所提供的教育資源、管教態度都是與孩子成就綁在一起。我從這個角度出發,更覺得數位時代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家裡頭做不到的部份,我們便用數位工具使他一步到位。

前面一直在說親子共讀,我們就從閱讀談起,家裡如果沒有夠多書籍,便可以藉此補足。我們將來可能不需要人力來撿選書、買書到偏遠地區,而是透過數位工具把書籍內容傳送過去,讓台灣頭到台灣尾,都能進行共讀。比方說基隆跟屏東的小朋友都能一起共讀,這便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來講,我一定要再次回應上午的「挑戰與威脅」,閱讀對我來講是一個工具,所謂工具便是你透過閱讀的手段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世界的知識對你是開放的,你學會閱讀,沒有東西對你來說是封閉的,除非是很特殊的社會環境狀況。

 

契機背後 不可大意

即使如此,我仍然觀察到一些現象值得進一步探討。雖說大家都有了行動裝置、劃破了時空的限制。但資源如此廣泛,但小孩子願不願意讀,這便可能是一個挑戰。很多人說現在是「圖像」的世界,我說,圖像在那邊,你為何不讀?或說看漫畫就不讀,我便會回答,看漫畫書也是一種讀,關鍵是究竟讀到什麼東西,會是你讀懂了沒有。就是兩件事情,你讀什麼東西,讀懂了沒有?

arrow
arrow

    Hyperconverg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