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許多人,習慣透過數位看世界,卻常不小心忘掉了用眼睛與身體去「看見」與「感受」我們生活的環境。
這張圖片提醒我們,別只透過網路看世界,還要走出虛擬,用我們的身心感知世界喔!
(圖片來源:分享TERRAKOTA的相片)
數位時代許多人,習慣透過數位看世界,卻常不小心忘掉了用眼睛與身體去「看見」與「感受」我們生活的環境。
這張圖片提醒我們,別只透過網路看世界,還要走出虛擬,用我們的身心感知世界喔!
(圖片來源:分享TERRAKOTA的相片)
棉棗兒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她的另一個別名是地棗子。
因為她開花的模樣成總狀花序,所以很多人覺得棉棗兒的花朵像一束毛茸茸的狐狸尾巴,看起來很可愛。
棉棗兒的花期從8到11月,每逢秋天,台灣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見她的蹤影。
像是之前曾介紹地東北角鼻頭角步道、野柳,還有金門都可以看到棉棗兒喔!
小朋友,你們聽過「台北三大廟門」嗎?
「台北三大廟門」指的是台北三座歷史悠久的廟宇,大龍峒保安宮、艋舺龍山寺與艋舺清水巖的合稱。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大龍峒保安宮,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的保安宮是以祭祀保生大帝為主神的廟宇。因為創廟者為來自中國大陸的福建同安人,因此保安之名有「保佑同安」的意思。
保安宮初創於1742年,本只為簡單木造小庵,1804年正式改庵建廟。19世紀後,經幾度改建後,該廟發展成三殿三進式的3000坪大廟。
去過新竹市立動物園的大朋友小朋友可知道,現在的新竹市立動物園是台灣目前歷史最悠久的動物園,建於1936年。
最初,新竹市立動物園是新竹公園的一部分,新竹公園內新闢建兒童遊樂園,並附設一個小型的動物園,就是今天新竹市立動物園的前身。
一直到今天,新竹市立動物園內仍保留1936年初建時的舊大門喔!
小朋友如果去新竹市立動物園玩的時候,別忘了在這座富有歷史的大門前照相留念。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在台灣又俗稱皮猴戲,是一種民間藝術,顧名思義其演出是利用燈光把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照射在白色的影幕上,以表演故事的戲劇,是世界許多國家皆有的一種戲劇形式,如土耳其的皮影戲稱為Karagöz。
藝人在幕後操縱著皮影人物,再伴以音樂和歌唱方式演出,有「電影始祖」之美譽。在過去電影、電視等等媒體尚未發達的年代,皮影戲曾是十分受歡迎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
今天和各位大小朋友分享的是挑戰金氏世界紀錄的最大規模街頭藝術。
法國藝術家Francois Abelanet在法國里昂的白萊果廣場創造出面積達4,000平方公尺的超立體3D街頭藝術,讓遊客在街頭進入一個超現實的世界。這是藝術家Francois Abelanet為了一個活動創作的最新作品,這個作品也是他嘗試挑戰金氏世界紀錄的最大規模街頭藝術。
藝術家Francois Abelanet極為注重令人印象深刻的錯視細節,這個立體街頭繪畫表現出四個不同的超現實星球場景,每一個星球皆巨大且變形扭曲,雖然尺寸巨大,但圖像比例仍清楚 且具體呈現3D場景的透視感。
如果是你,走在這樣的巨大3D場景中會不會覺得很驚奇呢?
曾經與台北菊元百貨,台南林百貨並列的高雄吉井百貨,當年曾是高雄一帶最高的建築物。
創立於1941年的「吉井百貨」,現址位於大勇路五福四路口,俗稱「五層樓仔」。五層樓的百貨公司裡,裡頭販售著當時最流行的衣服和物品,還有那時候最流行的標準配備「流籠」,也就是電梯喔!
不少小朋友們不知道楊英風先生是何人,在台北楊英風先生最終以雕塑名世,實則他的畫大好,尤其版畫,十分夠力。
1952年任職「豐年社」時,楊先生曾繪製過「神農氏」版畫,似用以徵訂雜誌。圖中神農氏,無論眼神、造型,都與幼時所居二重埔先嗇宮主神相近,尤其「五穀先帝」這一稱呼,倍感親切。當地老輩口中,總是以「先帝廟」稱呼「四月二五三重大拜拜」源始的這一廟宇。(捷運「先嗇宮」的台語發音,一如「行天宮」,皆是望字而出,未必精準。)
不曉得你每次在安裝 Android 的應用程式時,有沒有注意過 APP 的權限要求?例如清理手機記憶體和儲存空間用的 Clean Master 要求存取使用者的精確位置,修圖軟體美圖秀秀要求知道撥出的電話號碼,看起來似乎都和應用程式沒有直接關係,經過跨國隱私組織調查,有近六成的應用程式會強索不需要的隱私資訊。
根據跨政府組織環球隱私執行網路(Global Privacy Enforcement Network)調查了 1,211 款應用程式的研究報告指出,有 30% 的應用程式沒有提供任何的隱私權政策說明,使用者不知道他們的個資將會如何被收集或使用,31% 的應用程式雖然有提及將會收集哪些用戶資訊,但卻沒有詳細解釋,只有 15% 的應用程式會仔細的向使用者解釋為什麼需要取得某些資訊,而這些資訊將會被用在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