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522763_500740240063304_4789662714606810633_n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在台灣又俗稱皮猴戲,是一種民間藝術,顧名思義其演出是利用燈光把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照射在白色的影幕上,以表演故事的戲劇,是世界許多國家皆有的一種戲劇形式,如土耳其的皮影戲稱為Karagöz。

 

藝人在幕後操縱著皮影人物,再伴以音樂和歌唱方式演出,有「電影始祖」之美譽。在過去電影、電視等等媒體尚未發達的年代,皮影戲曾是十分受歡迎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

 

皮影戲相傳源自於中國漢朝,因為漢武帝思念去逝的妃子李夫人,相思成疾,於是江湖術士便以李夫人的剪影安慰皇帝,治癒了他的相思病。另一種傳說記載,皮影戲是由漢代名將韓信所發明,他下令士兵以剪影的方式嚇退敵軍,後來漸漸演變成皮影戲的娛樂表演。

 

無論如何,皮影戲至宋朝時已有相當的規模與水平,而且相當盛行。南宋時,杭州更有「繪革社」的影戲組織出現。至元代,軍隊更帶同皮影班子隨軍遠征,將皮影傳到中亞的國家;在13-15世紀,由西亞再傳到歐洲各國。皮影盛行於關中一帶,傳統劇目就有計數百本,唱腔則多達幾十種。

 

小朋友們如果想看真正的皮影長甚麼模樣,可以前往台北偶戲館一瞧唷!

 

(圖片來源:台北偶戲館)

arrow
arrow

    Hyperconverg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