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更改大小IMG_4248  

小朋友,你們聽過「台北三大廟門」嗎?

「台北三大廟門」指的是台北三座歷史悠久的廟宇,大龍峒保安宮、艋舺龍山寺與艋舺清水巖的合稱。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大龍峒保安宮,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的保安宮是以祭祀保生大帝為主神的廟宇。因為創廟者為來自中國大陸的福建同安人,因此保安之名有「保佑同安」的意思。

保安宮初創於1742年,本只為簡單木造小1804年正式改庵建廟。19世紀後,經幾度改建後,該廟發展成三殿三進式的3000坪大廟。

保安宮和大龍峒街聚落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過去談到保安宮的興建亦多會論及它和四十四坎的關係。傳聞四十四坎是在保安宮落成後,剩下一些建材,由當時的富戶王、鄭、高、陳等合資廉價承購用以建造四十四間店舖。所謂的四十四坎,即是指位於保安宮左側的木造瓦蓋店舖,兩排店舖共計四十四間,一間叫做一坎。這四十四坎每間大小均等,在建構的形式上則被稱為「一進帶過水」,各棟式樣、大小、尺寸均無不同。

保安宮多年來幾度整修愈見風華,終於在民國74年(1985),由中華民國內政部認定為國家二級古蹟(今國定古蹟)。

民國84(1995),因應緊鄰街道擴建,保安宮自費整修,以傳統工法結合現代科技達到「平衡工法」、「整舊如舊」的盡復舊觀效果,成為全台灣各級古蹟修復的最高典範,並獲得2003年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榮譽獎。

小朋友們,下次如果和家中長輩前往保安宮拜拜的時候,別錯過保留舊貌的廟宇外觀喔!

(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arrow
arrow

    Hyperconverg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