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會的聲音】
對孩子來說,數位帶來最大的衝擊有兩點,其一是『失去了忍受敘事的能力』,其二是『缺乏學習的耐性』。
專訪作家張大春先生(Part1)
Q1:大春老師,請您從一位父親角度來看,當數位已經進入每一個家庭之後,數位對於親子互動帶來的衝擊或是對孩子的影響是什麼?
A1:在行動數位載具還沒出現(例如iPhone)之前,衝擊還小,一方面也是當時孩子的年紀尚小,所以影響不大。隨後iPhone、iPad這樣的行動數位載具出現後,小孩也步入高年級(女兒,小五)與國中(兒子,國一)之後,變化的狀況就更為明顯。由於行動數位載具與社群網站(臉書)的普遍使用,孩子們花時間在網路以及社群的時間就越來越多了。
同儕之間的吸引力、社群網站的發達,數位載具的進步,使得孩子很快地被拉進虛擬的世界裡,看在父母眼中,成了無法抵擋的趨勢。
對孩子來說,純粹在社群網路上分享的資訊與知識極少,多數的孩子們在社群網路上互動多半是同儕之間的閒聊,難有全面性的知識獲得。
對孩子來說,社群上互動的形式輕薄短小,表達趨於簡單短小,長久下來就失去了耐受敘事的能力。另一方面,因為社群上的訊息來得太過輕易與簡單,也就使得孩子越來越缺乏學習的耐性。
在我看來,上述兩點才是數位與社群網路充斥孩子生活後,帶來最明顯的影響與衝擊。
對孩子來說,數位帶來最大的衝擊有兩點,其一是『失去了忍受敘事的能力』,其二是『缺乏學習的耐性』。
專訪作家張大春先生(Part1)
Q1:大春老師,請您從一位父親角度來看,當數位已經進入每一個家庭之後,數位對於親子互動帶來的衝擊或是對孩子的影響是什麼?
A1:在行動數位載具還沒出現(例如iPhone)之前,衝擊還小,一方面也是當時孩子的年紀尚小,所以影響不大。隨後iPhone、iPad這樣的行動數位載具出現後,小孩也步入高年級(女兒,小五)與國中(兒子,國一)之後,變化的狀況就更為明顯。由於行動數位載具與社群網站(臉書)的普遍使用,孩子們花時間在網路以及社群的時間就越來越多了。
同儕之間的吸引力、社群網站的發達,數位載具的進步,使得孩子很快地被拉進虛擬的世界裡,看在父母眼中,成了無法抵擋的趨勢。
對孩子來說,純粹在社群網路上分享的資訊與知識極少,多數的孩子們在社群網路上互動多半是同儕之間的閒聊,難有全面性的知識獲得。
對孩子來說,社群上互動的形式輕薄短小,表達趨於簡單短小,長久下來就失去了耐受敘事的能力。另一方面,因為社群上的訊息來得太過輕易與簡單,也就使得孩子越來越缺乏學習的耐性。
在我看來,上述兩點才是數位與社群網路充斥孩子生活後,帶來最明顯的影響與衝擊。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