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原本閱讀風氣(指傳統紙本閱讀)不盛的社會,有沒有可能因為出版數位化的緣故,而導致整體社會閱讀風氣大轉向,變成閱讀型社會?
根據udn聯合新聞網幾個月前引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導: “皮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網際網路計畫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去年美國每五個成人即有一人閱讀過電子書。若將使用電子書閱讀器或是以App閱讀新聞與雜誌型專文的年齡層擴大為十六歲以上,數字還暴增成四成三。閱讀電子書的美國人較閱讀印刷品的美國人,更經常閱讀。特別的一點是,這些人閱讀更多的書籍,不止是文章而已。去年,典型的電子書讀者平均閱讀廿四本書,相對於非電子書讀者的十五本。”
現在問題來了,假設紙本書一本共三百頁,五萬字,而電子書一本為五十頁,一萬字(事實上,排除直接將紙本書完全不改變地數位化成電子書外,現在的許多電子書內容,因為加入多媒體表現或是改以輕薄短小、以低價帶量的apps的型式出現,導致文字僅限縮到少量的程度),這兩種的文字或知識份量該如何比較,紙本的一本與電子書的一本又如何比較?
數位已然造成我們生活的質變與量變,在觀察其對社會文化的長遠影響時,需要質量並重,才不至產生潛在的偏頗而不知。
(圖片來源:網路)
數位已然造成我們生活的質變與量變,在觀察其對社會文化的長遠影響時,需要質量並重,才不至產生潛在的偏頗而不知。
(圖片來源:網路)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