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7546_756695724393862_3180095100478351423_n  
今天分享的是古時候的背心,肚兜,客家話也稱為「肚褡」或「肚圍」。

「肚兜」是一種貼身的內衣,為近似菱形的布片,穿時以細帶繫於 頸間與腰際,包圍著胸部和腹部,具有保溫護腑的功能。

過去臺灣,肚兜不僅大人穿,小孩子也穿。小孩在滿月,作四月或週歲生日時,通常由外婆家作好送來,作為給外孫的贈禮。小孩穿肚兜可避免腹部受涼,保持腸胃健康,鄉村的孩童穿上肚兜,大都不再穿褲子,不僅活動方便, 也可自由小便,省去換除褲子的麻煩。

肚兜在婚禮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在客家人的婚俗中,出嫁時,新娘的肚兜內藏滿各種寶貝,每一種均富有深厚的吉祥涵意。內有曆書一本,桔餅兩個,冰糖一包,小鏡一面,洋銀一圓,及銅、銀各一個。曆書是取押煞之意,桔餅則為大吉大利,冰糖代表甜和,小鏡代表光明,銅取同心,洋銀即團圓之意。

肚兜上的刺繡十分精美,紋飾林總多樣,內容不外乎是傳統吉祥圖案,例如祥禽、瑞獸、花卉、瓜果、琴棋書畫和各種財寶等。

文字來源:世界地理雜誌第213期,「肚兜」,江碧貞撰

(圖片來源:分享紙上極樂的相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肚兜 肚褡 肚圍
    全站熱搜

    Hyperconverg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