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之於劇情電影、微博之於部落格,都是文化資訊商品輕薄短小化的具體案例。走向 “微”的原因,背後可能牽涉到非常複雜的社會變遷,但是 “微”形式漸成為主流,卻是個不爭的事實。平面報紙的新聞呢?篇幅是否也走向輕薄短小?新聞報導的字數會影響報導品質嗎?會反映資訊含量的高低嗎?

此下這篇文章 -【新聞報導的長短】,也許可以提供我們一個有趣的思考角度。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新聞評論」,刊出一篇很有趣的文章,說美國的報紙新聞寫的越來越短,2000 字以上的長稿比例大幅度減少。以四大報為例,洛杉磯時報在 2003 年一共有 1776 篇超過 2000 字的長稿,2012 年僅有 256 篇,十年之內減少了 86%。華盛頓郵報從 2003 的 2375 篇長稿減少到 2012 年的 1378 篇。華爾街日報最先倡導簡短文稿,2003 年僅有 721 篇長稿,2012 年仍然縮減了 35% 到 468 篇。” (引述自數位出版網行家觀點-【新聞報導的長短】)

從新聞到電影,從電影到部落格等等,輕薄短小會不會漸漸造成文化的空洞?篇幅多寡、內容良窳,彼此間究竟是甚麼樣的關係?也許我們應該重新省思一下。

全文請詳見:http://www.magazine.org.tw/ImagesUploaded/news/13635954086130.htm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親子共讀 新匯流基金會
    全站熱搜

    Hyperconverg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