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因為三義外環道工程一事,讓很多人注意到在台灣頻臨絕種的動物—石虎。
石虎數量的銳減,成了繼已經消失的台灣雲豹之後,急需被保育的動物。石虎主要生長在低海拔山區,也就是所謂的「淺山」地區。
長久以來,低海拔山區是台灣開發破壞最嚴重的森林。並且,大多數人們對「淺山」環境的動植物生態缺少完整認識,也很少以此做為生態保育題材。
石虎的銳減是環境給我們的提醒,提醒我們應該認真地看待淺山生態,以及淺山在生態保育上的意義。除了石虎之外,麝香貓和白鼻心也是生活在近郊山區,可以跟我們對話的哺乳類動物。
台灣因緯度和多山,創造了多樣類型的淺山環境。常在北部健行的人皆知,一進入桃竹苗丘陵,彷彿抵達異國世界,到了中南部更是異想不到地景。
謝謝石虎提醒大家「淺山」的美好內涵。更期待石虎帶著小石虎被我們記錄,那才是我們留給後代的的台灣。
(文字來源:劉克襄刊於9.22自由共和國的『石虎是我們的龍貓』;圖片來源:余建勳先生提供。)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