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6533_733202903409811_5017561138125379676_n  
台北市有四座城門,各為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為什麼獨獨西面沒有西門呢?

其實,建城於130年前的台北城,最初共有五座城門,除了現存的四門之外,還有西門寶成門,取名“寶成”是因為連結艋舺商圈,取其「寶物成就」之意,希望維持艋舺的流通興旺而得名。當年的西門,擁有台北五大城門之中最華麗的雙層樓閣。

寶成門於1879年正月起工,1882年三月竣工,1905年因實施「市區改正」而遭到拆除,為台北府城唯一被日本人拆除的城門,1906年在原址附近建立「橢圓公園」(即西門圓環一帶)。

寶成門位於現今台北市中正區與萬華區的區界處,位置大約是在衡陽路、寶慶路、中華路及成都路等數條道路交會路口上。原址東方設有「寶成門舊址」紀念石碑一座,矗立在衡陽路與寶慶路交口處,即西門捷運站3號出口與4號出口之間的分隔島上。

寶成門舊址紀念石碑上的碑文完整內容如下:

寶成門舊址--
臺北府城興建,起工於清光緒五年(公元一八七九年)正月,至八年(公元一八八二年)三月告竣,壁、垛合高一丈八尺 寛一丈二尺,周圍總計一千五百零六丈,呈長方形。設五門,東名景福,北曰承恩,西號寶成;南門有二:一稱麗正,俗稱大南門;一稱重熙,俗稱小南門。民國前七年(公元一九零五年),日本當局藉口實施市區改正計畫暨下水道敷設,限期折除城垣,寶成門當其衝,首遭殃及。其它四城門經有識之士奔走挽救,倖獲保全。艋舺紳商以寶成門係彼等捐眥所造,遽蒙浩劫不勝憤惋。名士洪文先 有詩記之曰:「人奴骨相漫評論,眼底乾坤尚覆盆;饒有一腔忠憤氣,朝朝來弔寶成門」。 門之舊址在碑正前方二十公尺處,雖無殘跡,而其嶒嶸氣象尤宛然在目也。

(圖片來源:張哲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西門 寶成門
    全站熱搜

    Hyperconverg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