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成長在都市的小朋友,若有機會到農村漫步農田旁,除了田埂,是否還看到,不同大小,如溪流般的水道,這,可不是「排水溝」喔。
台灣密密麻麻的「水圳」,幾乎可以耙梳出整部先民開墾史,這是早期台灣農民受限於台灣不利儲水的地形氣候,先後發展出的大小灌溉系統。這樣的水圳是農村社會的命脈,除了灌溉,生活中的燒菜洗衣也離不開他。但隨著工商業的發展,許多水圳被移作他用、荒廢、存在面臨眾多威脅。
現今許多文史工作者與農民紛紛發起搶救或修復水圳活動,希望藉此讓農村再生。有機會,爸媽不妨也替孩子說明,水圳當初是怎樣伴隨水車、洗衣亭,扮演農村社會中的堡壘要塞。
相片來源:水利視界攝影比賽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